
一、基础调整步骤
1. 拆解调节结构
首先拧开磨豆机顶部的固定螺丝或螺母,依次取下手柄、销片(L型固定器)等部件,露出内部的调节装置。部分机型可能需要通过旋转或拆卸底部螺母来调整。
2. 归零校准(初始位置)
将调节环顺时针拧到最紧(刀盘完全闭合),此时为“0刻度”起点。若磨豆机有归零标记,可用记号笔在调节环和固定环上对齐标记,便于后续调整参考。
3. 调节方向与刻度
调细:顺时针旋转调节环(或向下拧动螺母),刀盘间距缩小,研磨更细。
调粗:逆时针旋转调节环(或向上拧动螺母),刀盘间距增大,研磨更粗。
通常每圈对应一个主要刻度(如手冲咖啡约需2圈左右),具体可参考厂家建议或实际测试。
4. 固定并测试
调整后重新安装固定装置(如卡扣、螺母),确保调节环稳定不偏移。放入少量咖啡豆试磨,观察粉粒是否均匀,必要时重复微调。
二、研磨度与冲煮方式的匹配
意式浓缩(Espresso):需极细粉(接近面粉质感),通常从归零点逆时针转0.5-1圈。
手冲咖啡:中细粉(类似白砂糖颗粒),建议归零点后逆时针转2-2.5圈。
法压壶/冷萃:粗粉(如粗盐颗粒),需更大幅度逆时针旋转(3圈以上)。
三、常见问题与优化技巧
1. 粉粒不均匀
检查刀盘同心度,若研磨时手感卡顿,可能是刀盘偏移,需重新校准或清洁残粉。
研磨时保持匀速摇动手柄,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发热或结块。
2. 刻度跑偏
每次调整后务必锁紧固定环,防止使用中因震动导致刻度偏移。
长期使用后刀盘可能磨损,需定期清洁并重新校准归零点。
3. 静电与残粉处理
研磨前在咖啡豆上喷少量水雾,减少静电吸附细粉。
拆卸后用小刷子清洁刀盘和内部通道,避免残粉影响研磨精度。
四、辅助工具与参考
筛粉器:通过70%-75%的粉粒通过率验证手冲粗细。
对比卡:使用砂糖颗粒或专用粗细对比卡直观判断粉粒大小。
萃取测试:根据咖啡液流速和口感调整,若流速过慢(苦味重)调粗,流速过快(酸味突出)调细。
注意事项
不同咖啡豆(烘焙度、含水量)需微调研磨度,深烘豆通常比浅烘豆调粗。
若无说明书,建议联系品牌客服获取Be9362的专属调节参数,或参考同类机型(如Driver双轴承、河野流佐贺磨豆机)的逻辑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系统调整Be9362的研磨细度,结合冲煮实验逐步优化至理想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