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、关键选择因素
1. 菌种类型
基础菌种:保加利亚乳杆菌(Lactobacillus bulgaricus)+ 嗜热链球菌(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)是酸奶发酵的核心菌种,确保基础酸味和凝固。
附加益生菌:如双歧杆菌(Bifidobacterium)、嗜酸乳杆菌(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)等,可增强肠道健康功能,但需注意菌种兼容性(避免冲突)。
2. 活菌数与活性
活菌数:选择标注“≥1×10^11 CFU/g”的高活性菌粉,发酵成功率更高。
生产日期:优先选择6个月内生产的新鲜菌粉,避免活性流失。
3. 成分纯净度
无添加剂:避免含糖、增稠剂(如明胶)、香精的菌粉,尤其适合控糖或追求天然口感的人群。
含益生元:添加低聚果糖(FOS)或菊粉的菌粉可辅助益生菌增殖,提升发酵效果。
4. 适用场景
普通酸奶:基础菌种即可。
功能性需求:如改善肠道(选含双歧杆菌)、增强免疫力(含鼠李糖乳杆菌)的菌粉。
二、品牌与使用技巧
推荐品牌:川秀、优比特(Eurbiotic)、安琪、丹尼斯克等,注重冷链运输的品牌更可靠。
发酵成功率:首次使用建议选独立小包装(1g/包),避免反复开袋污染。
发酵时间:常规菌粉需8-10小时(小熊酸奶机默认程序),含益生菌的菌种可能延长至10-12小时。
三、避坑指南
1. 避免重复使用菌粉:用成品酸奶作菌种易引入杂菌,导致发酵不稳定。
2. 温度控制:发酵时保持机器恒温(40-45℃),避免频繁开盖影响温度。
3. 存储方式:未用完的菌粉需密封冷藏(2-8℃),开封后1个月内用完。
四、特殊需求适配
低乳糖需求:选择含乳酸菌的菌粉,可分解部分乳糖。
植物基酸奶:需专用菌粉(如针对豆奶/椰奶的菌种),普通菌粉可能无法凝固。
希腊酸奶:发酵后用纱布滤乳清,无需更换菌粉。
五、首次使用建议
1. 按菌粉说明比例加入牛奶(通常1g菌粉配1L牛奶)。
2. 发酵完成后冷藏钝化4小时,口感更细腻。
3. 若发酵失败(稀薄或过酸),检查牛奶是否含抗生素或菌粉活性问题。
合理选择菌粉能让小熊酸奶机发挥效果,建议从基础款试起,再根据口味和健康需求逐步升级菌种组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