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、调整步骤
1. 归零校准
操作方式:将磨豆机的调节环顺时针拧到最紧(即刀盘完全闭合状态),此时定义为“0刻度”或初始位置。部分机型需要拆卸粉瓶后调整(内调式),部分可直接通过外部刻度环调整(直调式)。
注意:归零时不要过度用力,避免损坏刀盘。若无法完全归零,可通过轻敲调节环或左右微转松动。
2. 选择初始研磨度
根据冲煮方式选择厂家建议的初始刻度范围(若说明书缺失,可参考通用值):
意式浓缩(Espresso):约0.5-1圈(细如面粉)
手冲咖啡:1.5-2圈(类似白砂糖颗粒)
法压壶/冷萃:2.5-3圈(粗如海盐)
例如,逆时针旋转调节环至目标圈数(如手冲建议1.5圈)。
3. 研磨测试与观察
目测法:取少量咖啡粉对比砂糖颗粒或使用颗粒对比卡,判断是否符合目标粗细。
筛粉器辅助:用杯测筛粉器检测通过率(手冲建议70%-75%通过率),筛除过多极细粉。
4. 冲煮验证与微调
萃取时间与口感:
流速过快/味道寡淡:调细研磨度(顺时针转0.5-1格)。
流速过慢/苦涩味重:调粗研磨度(逆时针转0.5-1格)。
例如,手冲咖啡萃取时间建议2-3分钟,若过快则调细,过慢则调粗。
二、调整注意事项
1. 刀盘清洁
调整前需彻底清洁残粉,避免旧粉干扰研磨均匀性。
2. 环境因素
湿度、温度变化可能导致刀盘间隙轻微偏移,需定期复检刻度。
3. 豆子特性
浅烘豆建议稍细研磨以提升萃取率,深烘豆可稍粗以减少苦涩感。
4. 标记刻度
若磨豆机无明确刻度标识,可用记号笔或贴纸标记常用位置,便于快速切换冲煮方式。
三、常见问题解决
刻度不稳定:可能因刀盘未锁紧或螺纹磨损,需重新归零并加固调节环。
细粉过多:检查刀盘是否磨损,或通过筛粉器去除极细粉(保留少量可增加风味层次)。
研磨费力:刀盘间隙过小或豆子过硬,可适当调粗或分批少量研磨。
四、不同机型调整逻辑
内调式(如Q2/KS系列):需拆卸粉瓶调整内部调节环,适合经验丰富的用户。
直调式(如K系列):通过外部刻度环直接调整,数字越大研磨越粗,操作更直观。
上调式(如J系列):针对意式咖啡设计,支持微调至400段,适合专业需求。
总结
Biccon手摇磨豆机的调整需结合机型结构(内调/直调)和冲煮需求,遵循“归零→粗调→测试→微调”的流程。建议优先参考说明书或联系品牌客服获取具体刻度参数,再结合冲煮结果优化。若长期使用,可通过标记常用刻度和定期清洁刀盘提升稳定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