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、面团处理是关键
1. 选择合适的面粉:用中筋面粉(普通面粉),筋度适中,既不易过硬又不易松散。
2. 控制水温:
半烫面法:将面粉分成两份,一半用沸水(80-100℃)搅拌成絮状,另一半用凉水调和,再混合揉匀。烫面破坏面筋结构,增加柔软度;凉水面增加延展性。
3. 增加含水量:
面团含水量建议在60%-70%(如500g面粉加300-350ml水),手感略粘手但能成团。
可加入少量食用油(约10ml)或牛奶替代部分水,提升柔软度。
4. 充分醒面:
揉匀后盖湿布或保鲜膜静置30分钟以上,让面筋松弛,水分均匀分布。
二、烙制过程的控制
1. 预热与温度:
电饼铛预热至中火(约160-180℃),可用手悬空感受热度,滴少许水珠迅速蒸发即可。
避免高温快烙,否则表皮迅速失水变硬。
2. 刷油与防干:
饼坯表面刷薄油锁住水分,或擀制时在面团中抹一层油酥(面粉+热油混合)。
烙制时盖上电饼铛盖子,利用蒸汽循环保持内部湿润。
3. 时间控制:
单面烙制时间控制在1.5-2分钟,观察表面微黄即可翻面,总时长不超过4分钟。
避免反复翻面,以免水分流失。
三、出锅后的处理
烙好的饼叠放在铺有干净纱布的容器中,加盖保温保湿,利用余热让饼进一步回软。
若需长时间保存,待稍凉后用保鲜袋密封,防止水分蒸发变硬。
四、其他实用技巧
添加辅料:和面时加一小勺白糖或蜂蜜,促进美拉德反应的同时保持湿润;加入一勺奶粉可增加香味和柔软度。
分层处理:制作油酥(面粉+五香粉+热油)卷入面团中,擀开后再折叠,可形成分层结构,减少硬度。
厚度控制:饼坯厚度建议0.5-0.8厘米,过薄易脆,过厚难熟。
示例配方(以4张饼为例)
中筋面粉500g
沸水150ml + 凉水150ml
盐5g
食用油20ml(其中10ml加入面团,10ml刷表面)
步骤:混合烫面和冷水面→揉团醒发→分割擀制→刷油酥→卷起压扁→二次醒发10分钟→电饼铛中火烙至双面微黄。
通过以上方法,可有效解决饼皮发硬的问题,轻松做出外皮微酥、内部软糯的饼。若饼冷却后变硬,可重新放入电饼铛低温回热1分钟,或用蒸锅蒸2分钟恢复柔软。